第120章 三千对一万,优势在我_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疯狂小说网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120章 三千对一万,优势在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0章 三千对一万,优势在我

  第120章三千对一万,优势在我

  “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装备并不精良,若是想要靠着城池作战,也不现实,延长县和延川城墙不过四米。”

  这是杨鹤从延安知府张辇口中总结出来的贼情。

  “你们觉得,本官需要调用多少人马。”

  杨鹤看着在场的众人,延安知府张辇,参政洪承畴这人在杨鹤失败以后可是收下了他的烂摊子,继续进行剿匪任务,他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时候的农民军喜欢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

  而面对洪承畴这种计策就不管用了,因为这人杀降。

  死在刘振华手中的王左挂,历史上就是被这人打败,想要诈降,却被杀死了。

  都司艾穆,还有一个总兵杜文焕,这人历任延绥游击将军、参将、副总兵,他不但兵法娴熟,而且颇通诗书,好三教之术。

  “对方若是真有五千兵,靠着城墙为险,若是强攻,最少也需要八千兵卒。”

  洪承畴沉声说道,他的判断还是说少了,宁远之战,后金军的兵力是明军守军的十倍以上,却因为缺乏攻城武器而无计可施,松锦之战时清军也是围攻锦州长达一年,才最终逼使守军投降。

  “八千么?”

  杨鹤沿途读过一些兵书,一些典型的攻城战役,攻城之军往往是守城之军的五倍以上,兵书有言“倍则战之,五倍而攻,十倍而围”。

  没有想到洪承畴竟然说只需要八千人。

  “对,都督,八千人,这些起义军乃是一群乌合之众,说是青壮五千,在我看来有些水分。”

  洪承畴丝毫不顾及张辇还在——这五千人就是他刚才说的。

  张辇面色微变,却也不敢说什么。

  “那些能战斗的,最多三千,对方又没有守城经验,三千人守备城墙,总有疏漏,延川延长城高不过四米,城门不过三寸厚,我等八千人,围三攻一,打造攻城器械,夺城多门,总能拿下。”

  洪承畴给出了建议,这人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历史上,崇祯二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杨鹤有些怀疑的看着眼前的洪承畴,说到底这人只是一个参政,懂怎么打仗吗。

  “杜总兵,你怎么看,”杨鹤问道,这还是他特意请来的。

  “贼寇五千,手下两城之地,”杜文焕缓缓说道,“那流寇若是不傻,定然会将所有兵马集中于一城之地。”

  “五千人困于一城,加之城中百姓,不下万人,届时粮食便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杜文焕分析道。

  杨鹤认同的点点头。

  “总督既然打算招安为主,我等为何要商议如何攻打贼寇所占之城。”

  杜文焕的话直接让杨鹤清醒了不少,是啊,他来此地是奉行自己招安为主剿灭为辅的计策的。

  怎么一到这里就想着如何攻打那灶王所占据城池呢。

  “定是被那消息影响到了心气,”杨鹤深吸一口气,“是本官错想了,应当以招抚为主,若是那灶王接受招安,倒是省去了攻城之事情。”

  “杜总兵的话也给了本官些启发,流寇加之延川百姓,每日都需要消耗巨量粮食。”

  按照马懋才所说,灶王能够变出来粮食,但是想来变出来的不会太多,因为马懋才还言,只有部分天兵能吃上灶王变出来的粮食。

  “若是那灶王不打算受招,要负隅顽抗,我等也不必攻城,围而不攻,设粥棚于城外,日日放粥,接济百姓,又或者是寻其他受降之人,届时,就算是就算是灶王不降。”

  “他的手下兵卒也会降。”

  “再不济,也会军心大乱,届时再指挥兵卒攻城。”

  杨鹤将他的计策说出。

  “总督英明。”洪承畴拱手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花花轿子抬人高,杨鹤被奉承一番,笑的见牙不见脸,“就当如此。”

  在他的这一番计谋下,想必那灶王也会受降。

  “消息属实?”

  刘振华看着张黑子问到。

  “属实,延安已经有兵马集结,并且还放出消息,要招安贼寇,开仓放粮。”

  “所有受招的贼寇可前往延安!”

  “贼首,可获免死文书!”

  张黑子拱手说道。

  “好家伙,”刘振华直呼好家伙,贼首竟然还能有免死文书,这人是真打算招安一条路走到底啊,给了这些贼首这么好的待遇。

  “他就不怕那些人假意受降,领取免死文书以后继续为非作歹吗。”

  “怎么感觉这人不太聪明的样子。”

  刘振华坐在案台前,不过对方已经在调集兵马了,而且还是在距离延长县十分近的延安。

  “这算是有出兵的意思。”

  刘振华心中思索着,对方的行动速度比他想象的要慢的多。

  现在他的声望已经攒的差不多,平日虽然有消耗但也零头,等到明日便能够再次升级一番声望餐最大上限。

  “明日,获得的声望数量就能够得到巨大提升,到时候也可以开始着手增加硬实力了。”

  这段时间为了积攒声望,刘振华几乎没有将声望花费在提升实力上面。

  延川县和延长县内,紧张的气氛开始蔓延,刘振华手中的两匹马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在两个县城之间往返,不断的传播消息。

  侦查的队伍也在延安附近铺设了不少的眼线,只要一有异动他们就会将消息带回延长,随后被传令兵带回延川。

  “延安北,有流寇数千,已被招安,而后,有众三万亦是如此。”

  传令兵带来了很不好的消息。

  杨鹤心情大好,他看着单膝跪在案台前的王嘉胤,高迎祥和王二三人,这三人是陕北最大的一股流寇,眼下也被他招安。

  并且还是第一批前来投降受招的,他自然要好生对待,“你们也算是英雄,本官赐予伱们免死文书,让你们安心些,既然尔等已经受招,朝廷既往不咎。”

  “多谢总督。”

  三人拱手道。

  “另外,先拨给你们些粮食,让你们安抚手下兵卒。”

  “等到明日,跟随本官前去延川,本官要在延川县城前开设粥棚。”

  杨鹤说道,他派出去探查消息的兵卒告诉他,灶王不在延长,而是在延川。

  而且,延长依旧有灶王不少兵马。

  这等愚蠢的分兵之事都能做出来,让杨鹤不免有些轻视那灶王,果真是一个能人异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

  唯一让杨鹤感到意外的是手下兵卒报告,延长延川城墙皆是加固加高了,并且还被在外铺上了灰泥。

  不过杨鹤本来就不打算直接硬攻夺城,这消息杨鹤也没有太在意。

  王嘉胤三人对视一眼,延川那不是灶王领地吗。

  为何要在那里施粥,灶王也被招安了?

  不过不是说他们是第一批被招安的人吗?

  三人眼中皆是疑惑,不过还没有来得及问,杨鹤就将情况告知了他们。

  “那灶王要负隅顽抗,拒绝了本官的招安。”

  杨鹤说道。

  闻言,王嘉胤三人十分惊讶,灶王竟然没有接受招安,这么勇的吗,他们这么多的兵马都已经军心涣散,决定投降了。

  灶王那点人,为何还要负隅顽抗。

  “因此本官打算让你们给那灶王做个榜样,让他知晓,接受招安才是最好的选择,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杨鹤捋着胡须说道,那灶王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竟然还在负隅顽抗。

  延长县先搁置一边,拿下那灶王才是要紧的事情,至于饶国艳昌会不会腹背受敌。

  呵呵,延长最多不过三千兵马,杨鹤巴不得延长之人主动出城,也省去了他们攻城的麻烦。

  延安出兵了,并且还绕过了延长,直奔延川,这个消息伴随着张黑子急促的喘息被说出。

  刘振华目光闪烁,这些人明显是直奔他而来啊,他心情激荡,没有想到,竟然这么早就让他和朝廷碰上了,这才不过九月。

  和他想的明年开春朝廷才会有反应,足足早了将近半年时间。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刘振华感慨一声,不过他也不惧,有坚城精兵,他刘振华每过一日便会强大一分,而这危如累卵的大明王朝每过一日便会弱小一分。

  “传令下去所有人动员起来,准备防守城墙的器械,叛军最多两日便会抵达延川。”

  刘振华将消息放了出去,城中百姓哗然,他们没有想到,朝廷的官兵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因为刘振华这些日子的思想宣传,延川百姓对于朝廷怀着极深的抗拒之心。

  他们得知消息以后,几乎是自发的开始帮助延川县的兵卒,帮助他们搬运守城要用到的圆木,石块。

  “嘿,我家虽然穷,但是我好歹还能贡献些金汁儿去!”

  街头巷尾的百姓们皆是群情激奋,想要拿下延川,也要过他们这一关。

  刘振华看着街道上的百姓,每每有人见到他总会激动的喊一声灶王。

  刘振华欣慰的回应,他们便继续投入到城墙的守备中去。

  “这不就是所谓的军民一心吗。”

  刘振华感慨道,多少皇帝将军都希望看到的军民一心,出现在了延川。

  他看着自身的信息。

  声望餐上限已经从原本的一千提升到了三千,这也就意味着他现在一日便可以获取两万七千声望点。

  一天九匹马,一天将近八十副轻甲,二十七副重甲。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刘振华缓步来到城墙上,守备的军卒齐声呼喝“灶王。”

  刘振华点了点头,随后看着眼下的城墙,此时的延川县城墙要比之前高大太多了,他径直来到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眼中浮现出绿色的轮廓。

  “放置。”

  在周围守备震惊的目光下,一个巨大的床弩出现在城墙上,旁边还有一支支摆好的巨大箭矢。

  精铁的铸造的箭头闪烁着寒光,箭头下面的箭翎亦是精铁打造,看起来宛如三把长剑,因此这玩意儿也叫做一枪三剑箭,粗壮的箭杆让周围的士兵毫不怀疑这玩意能够轻易的洞穿数人的胸膛,或许还能将人拦腰射断。

  刘振华看着眼前的床弩十分满意,这玩意叫做三弓床弩,由三把巨大的弓组成,能够轻易的射坏土夯的城墙,几乎相当于早起的炮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装弹速度慢,并且只能单发,需要三十人去运作。

  不过眼下刘振华也并不缺少人手。

  刘振华在每一面城墙上都安放了两台床弩,并且每台床弩还配备了十发箭矢,这几乎耗光了他一日获取的声望点。

  二百四十天兵被挑选出来,作为这床弩战时的弩手。

  他们皆是震惊于这床弩的庞大和巨大的威力,灶王竟然能够变出来这等兵器。

  这床弩岂不是能够轻易的射杀一排排兵卒。

  探子来报,朝廷派出兵马三千人,连带着招安来的八千匪众,已经抵达了延川县南十里处。

  “这情节有些眼熟,”刘振华感慨一声,招安的流寇被当做冲锋陷阵的炮灰了吗。

  上万人攻城,刘振华心中也有些忐忑。

  他还不知道,那杨鹤准备围而不攻,若思刘振华知晓,估计会乐开了花,毕竟他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他来说就越是有利。

  在城南城墙上,刘振华和手下兵卒严肃的目光下,远处终于出现了一条黑线。

  随后便是人潮,万人成潮。

  刘振华心情激荡,他们守城军卒加上乡勇也不过三千,对方足足有上万!

  不过刘振华还是想说一句,不管地方数量多少,优势在我!

  放马过来便是。

  感谢禁忌天王大佬的一千起点币打赏,感谢战争牧师大佬两千起点币的打赏!

  感谢快乐风男EE,vero一百起点币的打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kxx.cc。疯狂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kxx.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