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臣可吃不起这东西,什么?灶王_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疯狂小说网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179章 臣可吃不起这东西,什么?灶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9章 臣可吃不起这东西,什么?灶王

  第179章臣可吃不起这东西,什么?灶王变得

  一众大臣们疑惑的看着站在中间的三个小太监。

  他们的手中端着餐盘,餐盘上是一些食物。

  那些食物看起来很是丰盛,不过其中那黑乎乎的东西看起来倒像是一些汤药。

  一些人开始揣摩起来皇上带些食物来干什么。

  因此秦中之地大旱,让他们收敛一些,不要在吃地上面铺张浪费?

  一些官员开始思索是不是自己平日作风问题,传到了崇祯皇帝耳朵里面。

  思索之际,端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发话了。

  “给诸位大臣介绍一番。”

  老太监弓着身子应了声,随后站在三个小太监面前,对着诸位大臣鞠了一躬。

  略微将腰杆子挺直一些,他走到最中间的太监面前,三份餐食里面有重复的东西,两侧放着的是重复的餐食,中间最多,是早午多出来的食物加上基础重复的食物。

  密信里面有介绍这些食物都是如何制作的,老太监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他首先拿起来一个遍布着棕色裂纹被拨开了三成的鸡蛋。

  “此物,名为茶叶蛋,”老太监举起来鸡蛋,左右转了转,让周围的大臣都可以看得到。

  “茶叶蛋?”

  周围的大臣们面露疑惑之色,不知道为何这鸡蛋会以茶叶命名。

  “此物,乃是鸡蛋,以红茶,糖,盐,加上各种香料做汁,卤制而成。”

  很快,老太监便向大臣们介绍了这茶叶蛋是如何制作的。

  周围的大臣闻言,顿时心里咯噔一声,这鸡蛋竟然是这样做成的,拿红茶去卤。

  加上盐糖,这一枚鸡蛋价值该有多么高昂。

  如此奢侈的吃法,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僚奢侈的吃法,被皇上抓到了。

  眼下拿出来,刚好给了崇祯皇帝敲打他们的理由,毕竟就在前些日子,崇祯皇帝让大臣们募捐钱粮,他们一个个还哭穷呢。

  老太监又端起了那一盘看起来黑乎乎的宛如中药汤一样的东西。

  “此物名为,胡辣汤,乃是用牛肉,胡椒和数十种草药熬制而成。”

  “啧啧。”

  大臣们心中感慨一番,这位同僚过得还真是奢侈,真会想着办法吃啊。

  有人好色,寻遍天下美女,甚至觉得美女索然无味以后,开始尝试其他东西,而有些人好吃,想着办法去吃,至于为什么不说贪财。

  这两样东西,哪一样不需要财呢。

  眼下这位同僚,明显就是好吃的,从这两样东西就能够看出来,寻常人谁能够想着用牛肉和三十多种草药炖在一起。

  “此物,皮蛋青菜瘦肉粥,皮蛋乃是鸭蛋以特殊之法制成,配以瘦肉,青菜,白米。”

  “此物,猪脚饭,这是猪蹄猪肘,这是鱼肉.”

  一样样,皆是让诸多大臣们惊叹,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吃法。

  吃的真花啊。

  “不知诸位大臣,听完以后,做何感想,”崇祯皇帝盯着他的臣子们,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东西是灶王变化而出的说出来。

  “皇上,臣以为,这些食物,制作繁琐,且材料价格昂贵,着实铺张浪费,骄奢淫霍,”

  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定性,崇祯皇帝拿出来估计就是为了借用这件事敲打他们,赶紧跳出来撇开关系才是。

  其他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道。

  这倒是让一些人疑惑了,这么多人都在应和,为什么不见有人面露紧张之色。

  “看来,诸位都知晓,这些食物极为珍贵,成大人,若是让你一日三餐皆食此物,以你的家底,可以吃多久。”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看向成基命。

  后者心头一惊,怎么将话头抛到他的头上了,他左右看了看,和他一道的人,似乎也没有这样吃法的。

  思索一番以后,他连忙正色道,“不出一月,必然耗尽家中钱粮,不出三月,变卖家中家产。”

  他们的俸禄都不算高,住的又是京城,按照大明律法对于清廉之臣的定义,他们家中的财产也只够吃这么久。

  崇祯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这些大臣们一眼,这些人,不能说没一个好东西吧,最起码家底挺殷实的。

  不过他也不好当面拆穿。

  而且,眼下也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

  “若是朕告诉你们,在秦中之地,已经有数千人,每日,三餐,皆是食用这些东西呢。”

  崇祯皇帝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诸位大臣们耳边响起。

  “这这怎么可能。”

  “是啊,这太骇人听闻了。”

  他们纷纷小声说道。

  秦中之地,向来苦寒,再者,以这些食物制作的繁琐和材料的金贵,换做是江南富庶之地,也不可能有数千人一日三餐都吃这些东西。

  忽然,有人反应过来,秦中之地,最近不是因为灶王的事情,皇上提拔了史无前例的武神总督。

  而那灶王,则是有着一种变化之术,能够变化出来无数的粮食。

  眼下,皇上拿出来的这些粮食,应当就是从灶王那里想办法获取来的。

  灶王,竟然让数千人,吃上了这种奢侈至极的食物。

  诸位大臣们对视一眼,皆是从彼此的眼中看出来了一抹震惊,他们虽然不知道,秦中之地的灾荒情况如何了,但是知晓,若是有人能够让那些底层的人每日吃上这些东西,恐怕会让那些人全部都成为最忠诚的信徒。

  怪不得灶王能够为祸一方,成为秦中之地最大的流寇,乃至于两任三边总督都在灶王身上折戟沉沙,神机营的五百众过去也无济于事,逼得皇上破格提拔出五省总督。

  一众大臣们眼神闪烁,皇上既然这样说,肯定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灶王确实能够变化出来这些东西,而且,一次还是能够满足数千人吃的食物。

  “想必伱们也猜出来了,秦中之地,灶王,灶王麾下,每日有将近三千人,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这些东西。”

  崇祯皇帝的语气让人听不出来喜怒。

  他将目光放在来宗道等人身上。

  来宗道会意,站出来拱手道:“灶王有此手段,落草为寇,为祸一方,着实可惜,若是能够为皇上所用,不说其他,三千人,若是行军,粮草乃是天大的开销,而有了灶王一人.”

  崇祯皇帝早已经派人过去围剿灶王,眼下,拿出来灶王变化出来的食物说事儿,明显不是为了再让他们出言剿匪。

  而是为了收降,故而,来宗道直接这样说了。

  来宗道的话,让一众武将眼睛亮了起来,若是有这人,他们甚至能够反扑辽人啊。

  一个移动的粮仓,他们能够一路向北,打到狼居胥山去。

  没有想到,那灶王竟然真的能够变出来这么多粮食。

  他们原本以为灶王只能够变出来供给几十上百人吃的东西。

  来宗道的话也说到了他们心坎里面。

  崇祯皇帝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他这次来,就是为了让这些大臣们有些心理准备,顺便出出主意。

  “是人,便会有弱点,美色,权利,又或者是其他,灶王亦是如此。”

  “不过,灶王的弱点,若是朕利用,灶王便会身死,若是不利用,又难以将收入麾下。”

  崇祯皇帝缓缓说道。

  周延儒站了出来,崇祯皇帝既然这样说,定然是掌握了灶王某种弱点,而且还是致命的弱点,动用的话灶王就会身死的那种,若是不动用,又难以胁迫灶王让其从良。

  “臣以为,不若再加派些兵马,灶王事关重大,若是能够拿下灶王,再大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解决灶王,就等于解决了应对辽人一半的军费开销。”

  周延儒说道。

  崇祯皇帝的意思明显就是‘朕派出的五省总督,不一定能够拿下灶王,朕虽然有底牌,但是动用灶王就会死,朕不想灶王死。’

  周延儒的话让周围的臣子们面色变了变,“皇上,围剿灶王,已经动用五省之力,若是再加派兵马,是否有些过了。”

  崇祯皇帝略微皱眉。

  来宗道立刻站出来,“此言差矣,眼下,宁远一带,为了应对辽人,常驻兵马就有五千上万。”

  “这些人,一大部分的军费开支都用在了粮草上。”

  “若是能够拿下灶王,能够省下一半粮草,”说着,来宗道略微计算一番,“不,说不定能够全部省下,寻常军卒,一日两餐即可,灶王变化出来的餐食,一份足够三人吃,这样一来,上万多人的粮食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拿下灶王,再动用万人之力,又有何妨。”

  来宗道的话有理有据。

  让那些面露反对之色的大臣无话可说。

  崇祯皇帝十分满意,“既然无人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再加派兵马,驰援秦中之地。”

  五省之力,能否拿下灶王,崇祯皇帝心里是真的没有底。

  眼下加派兵马,虽然兵家之大忌之一便有添油战术,但是兵家从来没没有什么大忌一切都是以硬实力为主。

  若是能够顺利拿下灶王,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脸上浮现出一抹阴霾,若是这次,再失败,再加上他的一系列举措,都对灶王无用的话,那就只能够将灶王杀死。

  毕竟,人才在外,那就不叫人才,叫做祸患。

  只有在自己手中,才叫做人才。

  只是杀死灶王,着实可惜。

  崇祯皇帝叹息一声,只希望能够成功吧。

  “正宁县,再往前走两百里,便是宁县,听说,灶王的兵马已经直奔庆城而去,若是拿下庆城,不日便会围攻庆阳,看来我们还来得及。”

  耿如杞看着地图说道,在他的身边,站着河南巡抚。

  至于另外一路,四川和湖北巡抚带着的兵马,则是已经抵达宁县南边的庆武县。

  “灶王,果真是强大,这才过去多久,合水就已经落败,”河南巡抚邱兆麟感慨一声。

  这邱兆麟,与祝徵、帅机并称为临川“三大名士”,又与汤显祖、祝徽、帅机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他秉性刚直,为官清正,尽心公事,政绩显著。

  为官期间,还力倡移风易俗,发展教育,修筑城池,训练乡兵,疏通驿路,降低赋税,减轻民负,创建义仓,赈济贫穷,为地方做了许多好事。

  对付流寇,他也有经验,山东白莲教起义,河南固陵响应,丘兆麟用计将其击退。

  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起兵响应奢崇明。

  分别攻陷遵义、毕节,占据重庆,兵围贵阳,战火蔓延川、湘、黔三省,震动云南。

  许多官员弃城不守,争相逃命,丘兆麟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士卒同甘共苦,积极防御,参与平定叛乱。

  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也不为过。

  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是啊,老夫为官多年,还从未见过,能够让皇上派出五省总督围剿的流寇,”耿如杞亦是感慨。

  灶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仅在于被五省围剿。

  还有那些手段。

  或许只有传说中的那些神话人物可以媲美。

  “此次围剿,我等兵马合围,众六万余,灶王就算是有天大的本领,也难以逃脱,”邱兆麟对于灶王了解的并不多,只知晓这人被五省围剿。

  耿如杞面露古怪之色,六万人,围剿灶王,邱兆麟不知道灶王的本事,他可知道,六万人,还真不一定能成。

  邱兆麟注意到了耿如杞的脸色,顿时疑惑的问道,“耿巡抚难道认为,五省围剿,灶王还有生路?”

  “六万人,灶王不过众一万余,六万的兵力,我等又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对付灶王一流寇,他虽有神奇手段,但终究无法弥补人数上的劣势。”

  邱兆麟对于自己用兵还是很自信的。

  虽然说这次战斗都得听总督指挥调度,但是局部战斗还是他们各自做主,只要大方向不错就可以。

  他们两省兵力加起来就有将近两万人。

  已经是比灶王的人数还要多,且都是精锐,绝非临时募集而来的乡勇又或者是坐地为寇的难民能够比拟的。

  耿如杞也不知道作何解释,只能应了声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kxx.cc。疯狂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kxx.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